找到相关内容50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杜顺圆教思想研究

    31.洪修平释译,《肇论》。高雄:佛光出版社,1996。  32.洪修平、吴永和着,《禅学与玄学》。台北:扬智文化,1994。  33.东初释译,《般若心经》。高雄:佛光出版社,1997。  34.邱高兴释译,《大乘玄论》。高雄:佛光出版社,1997。  35.明-憨山大师编述,释广定倡印,《肇论略注(全)》。台北:佛教出版社。  36.星云法师着,《星云禅话(一~四集)》。高雄:佛光出版社,...

    李伯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4961595.html
  •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

    rdquo;、“无之为无”的根源。色并非由于色实有自体而有,而是由心生起而有。既然是心生起色而有,归根到底,色即是空。   僧肇大师在“肇论,不真空论&rdquo...故无异也。:曰定“郎色游玄论”阐明物质现象是空的道理,实相本体是真实的,是和道安大师本无性空的观点一致的。   元文才大师在“肇论新疏”中认为:&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0963820.html
  • 禅与色空观

    就是顿悟。“根尘不灭,非色灭空一,是无相的理论,也是中国佛教般若研究的突出思想,认为除病不灭身。著相为病,除病,就是除著相,如《肇论》说:“即色是空”,非灭色为空。禅宗是最“中国化”的一个宗派,中国禅不同于印度禅,也不同日本禅。它十分推崇《肇论》。由此而言,“行愿无成,即凡成圣一。当我们受无相戒的时候,要发四宏誓愿,即对无边的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763905.html
  • 青原山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

    方法。“明暗”是指清净的自性及染污的烦恼,“回互”是指法法互为因缘、彼此相待。若至有回互而不以为回互,有明暗而不受明暗的左右,便达到佛果的境界。  石头希迁因读《肇论》至“圣人会万物为己”一句而得到启发,对于《肇论》中所说的“法身不隔自他,圆镜体现万象”之旨深有体悟,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禅宗宝典《参同契》之名著。《参同契》中的“参”意为参差不齐,指世间万法分殊,各守其位,互不相犯;“同”意为万法虽殊,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3366148.html
  • 华严初祖杜顺的华严禅观思想——《华严五教止观》

    添足杜顺大师在学说上面的一些缺乏完整的部分。在中国像这样有二部很重要、具足同样份量的书:一本是道家老子五千言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;另外一本在佛学方面的就是僧肇的肇论,固然是一本很好的书。但是肇论的气魄,还不...

    正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14580888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南泉指庭前花,召大夫云:‘时人见此一株花,如梦相似。’”陆亘是南泉的久参弟子,平常留心真实理地的参究,也深入对僧肇《肇论》的探讨,一天提出“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”两句话,认为很奇特。这两句话是《肇论》中的名句。僧肇是晋朝的高僧,幼时喜读庄老,后来因写古《维摩诘经》而有悟处,才了解老、庄的修证不够究竟,所以便综合诸经写出《肇论》。在《论》中,僧肇借用了庄子道家语汇来表达佛教思想。《庄子· 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2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4)

    佣书为业,遂因缮写,历观经史,备尽坟籍。志好玄微,每以《老》《庄》为心要。后见《维摩诘经》旧译,披寻玩味,因此出家。他的论著颇多,尤以《肇论》著名。《肇论》由四篇论文组成,所谓《物不迂》、《不真空》、《般若无知》和《涅叡无名》。这些篇名最阜见于南朝宋明帝(465—471)时陆澄所撰《法集目录》,到南朝陈又收入了《宗本义》而成今本《肇论》。  《肇论》是一个完整的神学思想体系。它把郭象一派的《庄》学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947043.html
  •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

    相比较,也毫不逊色。因而,我以《中论.观去来品》为中心,来阐释中观学派的运动观。  对于佛学运动观的研究,早期以僧肇大师为首。他以般若真空思想,结合中国儒道文化,写下了辉煌的哲学著作——《肇论》[2]。...隆编著的《肇论研究》[7],收集了多篇对《肇论》研究的学术文章,并对肇论作了详尽的注解和资料分析,等等。  纵观以往的研究资料,许多学者对中观学派运动观的研究作出了有意义的工作,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045225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3)

    》中的“宗经论”部分,列《肇论》为第一,并于该书“凡例”内作了说明,说中国之宗经论,应该以僧肇、南岳、天台三家的学说最为契合原经精神,可以称之为“醇乎其醇”。可见对于僧肇的推崇,历代不衰。  僧肇的...次第为:《物不迁论》、《不真空论》、《般若无知论》、《涅盘无名论》,在四论之前又加上了《宗本义》,总名《肇论》。这种结构的形成以及其内在的联系,在招提寺慧达写的《肇论疏序》里有所说明,可以参阅。这一部论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1656399.html
  • 六家七宗探

    的学说就可以了。《肇论疏》云:   支道林法师《即色论》云:吾以为即色是空,非色灭空(此引《维摩经》。《肇论.不真空论》引之为“色之性空,非色败空”),此斯言至矣。何者? 夫色之性,色不自...诘难,道恒反驳,双方都引经据典,析交纷纭,整整辩论了一天,不分上下。后来在名僧慧远的参预下,道恒辩输,心无之义,从此不再流行。   关于法汰的学术观点,在元文才的《肇论新疏》卷上中说:“汰公解云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04058537.html